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

七年级《语文》下册课外诵读古诗词,早看早知道

行业资讯 / 2023-01-01 05:45

本文摘要:01、竹里馆唐/王维独坐幽篁里,奏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 作者简介:王维(约701-761),摩诘,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)人,祖籍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,曾任尚书右丞,世称王右丞。唐代诗人、画家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 苏轼赞赏王维语曰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”诵读提示:作者晚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川居住。 竹里馆是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,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。这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。

米乐m6官网app下载

01、竹里馆唐/王维独坐幽篁里,奏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
作者简介:王维(约701-761),摩诘,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)人,祖籍太原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,曾任尚书右丞,世称王右丞。唐代诗人、画家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

苏轼赞赏王维语曰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。”诵读提示:作者晚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川居住。

竹里馆是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,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。这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。

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,一边奏琴,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(吟咏、歌颂)。后两句写自己僻居山林,并不感应孤苦,因为有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在照耀自己。

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奏琴吟咏图,体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。这就是王维诗的特色——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,一边奏琴一边高歌长啸。

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,只有一轮明月悄悄与我相伴。注释竹里馆:辋川别墅胜景之一,衡宇周围有竹林,故名。幽篁(huáng):幽深的竹林。

啸(xiào):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,类似于打口哨。深林:指“幽篁”。相照:与“独坐”相应,意思是说,左右无人相伴,唯有明月似解人意,偏来相照。长啸:撮口而呼,这里指吟咏、歌颂。

古代一些飘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情感。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。02.春夜洛城闻笛唐/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东风满洛城。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
诵读提示:这首诗写乡思。主要叙述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,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,勾起忖量家乡和亲人的深情。

译文: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?它随着东风飘扬,传遍洛阳全城。客居之夜听到《折杨柳》的曲子,谁又能不生出纪念家乡的愁情?注释:洛城:今河南洛阳。

米乐m6官网app下载

玉笛:笛子的美称。暗飞声:声音不知从那边传来。

声:声音。东风:指春天的风,比喻膏泽,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闻:听;听见。

折柳:即《折杨柳》笛曲,乐府“鼓角横吹曲”调名,内容多写离情别绪。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情感。故园:指家乡,家乡。03.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

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作者简介:岑参(约715-770),江陵(今湖北荆州)人,曾任嘉州(今四川乐山)刺史。

唐代边塞诗人。从军多年,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,有《岑嘉州诗集》。代表作有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

诵读提示:夲诗是诗人第一次远赴西域,半路忽遇老相识。立马而谈,互叙寒暖,知道对方返京述职,请他捎信回家的情景。

作者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片段,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、以及忖量亲人又不愿让亲人记挂的庞大情感。04.晚春唐/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, 千般红紫斗芳菲。杨花榆荚无才思, 惟解漫天作雪飞。

作者简介:韩愈(768-824),字退之,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自谓郡望昌黎,世称“韩昌黎”,唐代文学家,教育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诵读提示:暮春时节,百花盛开,万紫千红,花木似乎知道春天就要竣事了,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时光,争芳斗艳,恣意舒展生命的本色。

而那些“无才思”的杨花榆荚,在东风中纷纷飘落,只晓得如雪花那样,毫无目的的漫天飞翔。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晚春景致,表达了对大好时光的珍惜之情。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,抓紧时机,缔造有价值人生的意思。

译文:花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回去,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,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漂亮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寥寂,随风起舞,化作漫天飞雪。注释:不久归:将竣事。杨花:指柳絮榆荚:亦称榆钱。

榆未生叶时,先在枝间生荚,荚小,形如钱,荚花呈白色,随风飘落。才思:才气和能力。

解(jie):知道。谢谢阅读。精致内容逐日更新,请多关注。接待收藏、转发、点赞。

图片来自网络,如侵立删。


本文关键词:七年级,《,语文,》,下册,课外,诵读,古诗词,、,米乐m6官网app下载

本文来源:米乐m6官网app下载-www.sbbpdy.com